校务公开
2020年度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1168天前 | 5019 次浏览 | 分享到:
1.学校概况。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前身龙港第二职业学校,于2020年1月由于龙港镇撤镇设市更名新的校名,为龙港市唯一一所公办职业高中,现有位于龙港海港路和龙港大道等南、北两个校区,共占地105亩,规划中龙港市新区326亩新校区的项目于2020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先期投入8000万启动开展填方和项目设计项目,学校规模较前一年有明显扩大。

2020年度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学校情况:

  1.学校概况。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前身龙港第二职业学校,于20201月由于龙港镇撤镇设市更名新的校名,为龙港市唯一一所公办职业高中,现有位于龙港海港路和龙港大道等南、北两个校区,共占地105亩,规划中龙港市新区326亩新校区的项目于2020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先期投入8000万启动开展填方和项目设计项目,学校规模较前一年明显扩大。

2.学生情况。学校现有57个教学班,全日制在校生数2327人,2020招生880人,总体招生形势良好,超额完成预定招生任务而且生源质量大幅度提高2020年度学校积极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全年社会培训学生总数2880人次,比2019培训数增加510人次,超过学校在校生2330人的1.2倍

3.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在编专任教师116人,聘任编外教师职员68人,编外生师比为12.6:1。其中,编内专任专业课教师66人,“双师型”教师58人,占比为87.9%;兼职教师比例为37.0%,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99%、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6.9%、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17%。2020年,新分配专业课教师12人,调入老师3人,晋升高级职称3人,晋升级职称3整体师资素质较上一年有明显得提高

4.设施设备。学校占地面积69082平方米,现有校内实践基地16个,图书阅览室2个,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802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0.43万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52个;其中教学实习仪器设备总值较前一年度增加了32万元,生均实训工位数较前略有增长。为学生提供更好阅读环境,安排经费,购置图书,添加图书达2345册。

二、学生发展:

1.学生素质。学校构建了“本真教育”思想体系,以培养具有“品德优良、文化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的新时代技能型人才为育人目标,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年度,学生文化课合格率95.7%,专业技能合格率98%,体质测评合格率94.89%;2020年学生毕业率为92.5%,资格证书获取比例91%,职业大赛获奖取得突破,浙江省二等奖1人、温州市一等奖4人、温州市二等奖6人、温州市三等奖31人,龙港市和苍南县各类奖项共计五十多人次。

2.在校体验。学生在校体验良好,理论学习满意度93.37%、专业学习满意度96.15%、实习实训满意度97.62%、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6.07、生活满意度99.4%、校园安全满意度97.1%、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5.6%。

3.资助情况。2020年度,根据国家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文件要求,我校共发放助学金217000元,奖学金24000元,全部落实到位。2020年春季和秋季学期,我校均未向在校生收取学费,根据国家对中职生的免学费政策,全部给予免学费。 

4.就业质量。2020年,我校毕业学生471人,其中直接就业173人,毕业生就业率99.36%;其中对口就业率77.46%,初次就业月收入约2200元。较上一个年度相比,就业率基本持平,毕业生初次就业月收入增加约200元,创业率提高0.3个百分点。2020升入高职专科295人,比2019年升学人数增加59人。

5.职业发展。为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专业部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强化新生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树立职业观念。上学期开展企业大师进校园活动,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四位专家、大师到校给学生上课。本学期中后我们组织直升班学生到高校游学活动,学生到每一所大学参观校园、实训基地、寝室等,并协同两校领导、学生、部分家长代表、专业负责人、班主任深入交流,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学期末组织高二就业班4个班学生到企业拜师学艺(顶岗实习)落实现在学徒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同时,本学期龙港社会事务局组织举办“校企供需见面会”,学生参与200多人,也有部分学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解决部分学生就业问题。

三、质量保障措施:

1.专业动态调整。学校现有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平面媒体印制技术、电子商务、学前教育和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七大专业,其中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为新开设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各个专业组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突出了课程设置和顶岗实习的地位。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做到实训基地与企业车间对接。目前我校所设专业与当地产业吻合度高,其中电子技术应用、平面媒体印制技术、学前教育等主体专业的市场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率高,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教育教学改革。本学期在高一段新设了历史课,体育课采取了走班选课教学,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进行有针对性教学。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团队力量,通过评选先进教研组和学年度教科研先进个人,鼓励全体教师进行集体研讨和自主研究,本学期教师获奖共34项,41人次,指导学生获奖56项。其中,按照年度考核标准计算,章显东、汤佳慧、董大鑫、赖赢赢、欧阳贝璐和金佳佳老师的积分分获第一到第六名。   

课程建设方面,教务处针对高一段制订了三年课程规划。以校长室制订的“本真教育”课程体系为指导,将专业课程分成“明德、博学、精艺、健体”四大板块,课程类型由必修、选修、线上、线下相结合,课程形式有理论课、实训课、实习课、社团课、研究类、竞赛类,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加入了趣味性和操作性更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为了进一步凸显课程体系的选择性,在选修课程方面,开设了学科专业类(学科知识拓展、大学初级课程、科技前沿及最新成果)、技术技能类(专业技能)、兴趣特长类(艺术、体育、创造发明等)、社会实践类(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专题教育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围绕为当地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创新“1+3+1”育人新模式,即第一个“1”是以学校(龙港职专)为主导,第二个“3”以行业为指导,企业为主体,大师工作室为支撑点,第三个“1”以龙港市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纽带,融合政府、高校、职能部门等多方力量与资源,共同推动校企共同体建设,培育更多高素质和技能技术型本土人才,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信息化教学方面,为了给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上半年网课的最后阶段,教务处组织了线上公开课活动,本次活动共有15位老师开课,听课人数达到几百人次,参与度比较高,这是网络公开课的最大优势。另外,这也是对老师们信息化教学的一次检验,大部分老师都能呈现出比较高质量的网络课堂,其中金佳佳、张潮、刘琳琳、彭华莹、欧阳贝璐、赖赢赢和李彬彬老师的网课还被推送参加温州市“抗议情”精品微课评比。卓文春老师的网课参加了温州市线上学科教学活动课例评比,严本治老师的网课案例参加了线上德育心理活动案例评比。在几次公开课周,教务处对十几位老师的公开课课进行了钉钉直播,使部分教师不用跨校区就能参与公开课活动,不仅方便了教研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将一些精品的公开课保存下来,有助于资源库的建设。为了促进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本学期教务处组织开展了信息化课堂教学评比,共有18位青年教师参赛,最终薛芳芳老师摘得桂冠,本次比赛还涌现出几个很有实力的青年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评比的选拔,最终确定了各组参加温州市中职教师基本功比赛,最终有三位老师获得三等奖,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参赛教师都积累了经验,对信息化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4.教师培养培训。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基本思路已经形成,总结起来就是“两赛两学”,两赛就是第一学期的基本功比赛和第二学期的综合素养评比,两学指的是“师徒结对”的学习和骨干教师的讲座。上学期的青年教师综合素养评比活动,共有26位老师参加,比赛分四个项目:我的教育教学故事作品评比、微课制作作品评比、才艺表演作品评比和教育教学理论笔试。按照计划开展了岗前培训、师徒结对、上岗课、基本功比赛,从中发现了很多有望成为学科骨干的后起之秀,如汤佳慧、倪爱珍等,无论是课堂还是基本功都表现出强大的实力。

为了让老师们在教学上有更多的思考,上学期的线上、线下教学都要求老师们每个月上交一篇案例分析或教学反思,并于教学检查等第相挂钩,虽然有一部分老师敷衍了事,但也不乏有真正的思考者,其中周琛琛老师和彭华莹老师的线上教学反思还被苍南县教师发展中心收录到线上微论坛中。本学年贯彻了“开课有准备,课后有评论”的原则,鼓励教师撰写评课稿,并纳入教学检查等级评定,很多老师都能坚持每月撰写评课稿,完成质量很高

学校还开展了“三教”改革指引下的“本真”研训,旨在认真贯彻校长室提出的“本真”教育,让校本研训回归“本真”,让研究服务于教学,引导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努力实现研究与教育教学的“无缝对接”。

5.规范管理情况。本学年高一段开始实行学分管理制度,要求每门课都要评定学分。建立高三学生成绩数据库,精准分析教学质量,实现单考单招质量稳步提升;组织高三教学研讨活动,加强高职考试研究,探索备考对策,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动员教师积极参加中职教师命题竞赛,促进教师开展命题研究;为选择升学方向的学生构建高一至高三的课程体系,避免“只有高三抓升学”现象;建立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实行教师出勤情况周报制度,健全教师教学业绩的激励性考核制度,开展有效教科研活动,落实计划、备课、上课、听课、作业、辅导、测评等教学常规工作。

科研管理方面,学校制订了以“抓实效、促成长、搭平台、严考核”为宗旨的教科研管理思路。“抓实效”包括师徒结对有成效、校内开课有收效、教学检查有功效。“促成长”即是针对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安排师徒结对、上岗课和基本功比赛,帮助他们迅速成长。针对三年以下年轻教师,主要是通过讲师团给他们开展讲座,帮助他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提高。举行了期大讲坛活动,并为学员制作了学员记录本,要求对讲座进行记录并写出自己的感想。“搭平台”是为了让全体教师在教科研方面都有所发展,学校共搭建三个平台:集体备课的平台、骨干教师大讲坛平台、骨干教师展示课平台,不仅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也使各教研组教学研讨的氛围变得更加浓厚。“严考核”是指为了体现先进教研组评选的公平、公正的原则,制订《先进教研组评选考核细则》,对各个教研组在教学常规、教科研、组织活动和公开课讲座等方面进行考核,为评选先进教研组提供详细的数据参考。

6.德育工作情况。学校德育课实施情况良好,每周的三课一会(时政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劳动课、主题班会)有计划、有实施、有考核、有反馈。校园跑操、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组织了冬季跑操比赛,“校园创意课间操”获温州市一等奖,本学期学校组织了学生军事素质拓展活动、校第四届秋季运动会、新成立了“光影社”、“剪影古风社”、“指缘尤克里里社”等社团,目前学生社团数已达到16个,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开展了“我和国旗合个影”、班容班貌评比、“国际残疾人日户外体验”、“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实践”等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班级团支部凝聚力,20学前班项海涛同学获温州市高中学生国防教育主题演讲比赛三等奖(指导师:汤佳慧),学校被评为温州市高中学校军训先进单位。团组织、学生会建设亮点颇多,团员发展有序规范,学生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小青龙志愿者服务队的助力残疾人实践活动被央视媒体报道,青年大学习完成率在温州市名列前茅,受到市群团工作部领导一致赞扬。

7.党建情况。学校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丰富拓展党建内涵,工作开展富有成效:一是严格落实党建主题教育,对标查摆、找差距检视问题,并限期整改;二是坚持落实党员主题日制度,每月定时召开“主题党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三是开展了多样化活动,如党员结对扶贫活动,指导学校工会,团建活动,荣获龙港市“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优秀学校教育青年师生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校企合作:

1.开展和效果。校企合作工作稳步推进,学生见实、实习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顶岗实习;将专业理论与技能衔接,做到“双导师制”,学校专业教师重点做好理论教学,企业技术骨干做好技能实践教学,做到“双向挂职”,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邀请企业专业技术骨干、领导到校授课等“走出去、请进来”模式,提高师生相关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确定浙江光融电子有限公司为我校电子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参观、实践、实习基地。同时,学校同有关企业签订勤工俭学协议,让学生在节假日和周末有更多锻炼机会,这不仅丰富学生社会阅历,积累工作经验,还可以增加收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在原有合作企业基础上,寻求更好优质的企业开展合作,20年学校与龙港印刷协会、龙港印刷龙头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共同体建设。

2.学生实习。我们充分发挥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有计划地分批次组织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平面媒体印制技术、电子商务、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生到相关校外实训基地及大型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开阔学生的专业眼界;并且,完善学生实习、升学、就业指导等工作。此举也受到企业的好评,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后,大多数被实习单位留用。

五、社会贡献: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我校依据当地人才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平面媒体印制技术和学前教育等主体专业毕业生均是当地社会的紧缺人才,每年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2.社会服务。2020年度学校积极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全年社会培训学生总数2880人次。期中培养(招生)家政服务学生数152人,培训家政服务人才506人。培训项目包括:1、农产品质量安全2、普通话培训3、农药经营人才研修班4、水果大户科技人才培训班5、安全评价师(三级/高级)6、保育员(四级/中级)7、成人高中班8、成人大专学历9、低压电工班10、高压电工班。

六、举办者履责:

  1.经费。2020年新校建设投入经费8000万,2021年政府将持续投入;北校区完成三个基建项目,分别是教学楼修缮装修67.2万;道路硬化工程60.338万;教学楼改建宿舍141.5891万;学校环境得到极大提升;为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在公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入78万用于电子实训室建设;投入27.3万增加学校机房;购买近3万元改卷系统,为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做好保障。

2.政策措施。作为龙港市唯一一所职业高中主管部门为在保障区域普职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以大力扶持发展当地的职业教育;同时,根据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落实教师编制,在职校专业课师资引进上有专门的优惠政策,并主导学校新区326亩地新校区的规划建设等等。

七、特色创新:

其一,“本真”教育初建模型。“本真”德育品牌建设颇具特色。本真教育在现代教育理论依据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教学做合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在现实中就是贯彻和践行习总书记倡导的教育要不忘初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教育观。我校德育工作就是坚持本真教育,做到真德育、真育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把培养人,造就人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

其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期,学校以创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学校”为契机,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南北校各有一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南校完善了心理健康咨询室、有专门的心理课教室,制定了心理咨询室开放制度,北校也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开展心理辅导,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给学生提供心理释放的“绿色通道”,有针对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开展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建立和规范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的主题班会活动,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适能力,从正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鼓励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心理辅导能力。

其三,联手创建校企合作共同体。龙港市、苍南县印刷协会、电子协会合作、电商协会协商“校企合作”项目,创建校企合作共同体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目前,学校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办学经费紧张,学校快速发展,教师编制跟不上需求,聘请了大量的编外用工人员,资金需求极大一年中学校公用资金大部分用于发放编外人员的工资待遇二是专业建设待突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须进一步接轨,专业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需大力提升;三是生源质量尚不理想,学习风气不浓,学风建设机制待加强;四是教学整体质量有待提高,尤其高考成绩和技能竞赛奖次;五是校企合作尚停留在表面,企业注重眼前利益等等。基于此,今后一年,我们将围绕《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着重做好以下几件大事:

(一)转变思想观念,做好招生培训工作

直面现实,我们需要转变思想,优化招生策略,适度提升生源质量的基础上确保完成年招新生800人以上目标;并且,辅以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业务,为社会的经济转型服务。

(二)加强队伍建设,打造龙职师资品牌

继续做好多渠道、有重点的师资培养工作,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建设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提高“双师”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形成一支由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构成的骨干队伍。

(三)深化德育改革,构建人人德育格局

进一步优化班主任聘任方案,完善班主任培养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力量;继续以实施学生德育积分制为依托,狠抓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践行“本真”品牌建设;开展全员德育,进一步完善德育网络,构建人人德育格局,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四)探索育人模式,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加快改革步伐,深入做好选择性课改工作,提升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改革育人模式,继续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由点到面,涵盖更多专业;统筹安排升学与就业“两肩挑”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逐年提升高职考本科、双高学校的比例,提高学生“双证书”获取率。

)加快专业建设,彰显职校办学特色

目前我校存在专业门类多、特色不明显、精品专业缺等问题,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加大专业建设和改革力度,整合现有专业,优胜劣汰,做好、做强、做优骨干专业,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20211